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河南大承有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24小时服务热线:400-001-9106
13700878452
13791113661(微信同号)

Q    Q:406116021 

联系人:王经理
邮  编:250000
邮  箱:742691946@qq.com
地  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英协路51号
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“春捂秋冻” ,这句话有道理吗?

“春捂秋冻” ,这句话有道理吗?

时间:2020-10-10  来源:河南大承有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 浏览次数: 323 次

民间有养生谚语:春捂秋冻。这句话有道理吗?适合每一个人吗?下边我们做简单的介绍。

中医认为,温热具有发散的性质,寒凉具有收敛的功效。如吃了麻辣火锅,人会感觉非常燥热,甚至在寒冬腊月也会满头大汗,这就是阳气升发太过的结果。而如果喝多了冷饮,即便在三伏热天,也会感觉肚子痛,这是阳气收敛的结果。立秋之后,自然界中的阳气逐渐下降、内收。按照天人合一的观点,我们秋季养生的主要目的,也是要帮助人体自身的阳气内收。那么,适当的冻一冻,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内敛,让人体对寒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,从而提高抗病能力,是值得肯定的。            

1.秋季三月冻在仲

 我国古代官方把立秋作为秋季开始(8月7日或8号),到立冬(11月8日或9日)作为结束,而民间习惯把农历7、8、9月称为秋季,也就是所谓孟秋、仲秋、季秋。

        初秋时节暑热未退,白天气温仍高,冻冻无妨。仲秋气温下降,气候凉爽,但又非冬季严寒可比,是人体感觉较为舒适的季节,也是秋冻的较佳时节。此时不宜穿的太厚,以免汗出过多,燥热内生。晚秋昼夜温差增加,夜间及清晨较冷,此时若一味追求秋冻,就会适得其反。


2.老弱多病冻宜慎

老人、小孩、心脑血管、消化道溃疡、慢性肾脏疾病等,都是不宜秋冻的。天气寒冷可导致血管痉挛,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,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。当气温急剧下降时,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,周围血管阻力增大,可能引起血压升高,心、脑负荷加重,脑部缺血缺氧。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,也很容易发生中风。寒冷更是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肾病、消化道溃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。

3.关键部位不宜冻

中医认为,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,头为诸阳之会。相对来说,因头部阳气旺盛,耐寒的能力较身体其他部位为强。冷了大家都知道在身上盖被子,却很少把头也蒙起来就是这个道理。人体的后脑和脖子部位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,一旦受凉,非常容易引起感冒,也会引起颈部血管收缩,影响脑部供血。

        后背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所主,布散阳气于周身,受冻则易诱发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。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,尽早撤去凉席,夜间入睡尽量不要大开窗户,对风直吹。

        肚脐属中医神阙穴,此处不可针刺,但宜艾灸。《针灸甲乙经》说:肠中常鸣,时上冲心,灸脐中。肚脐周围皮下脂肪较少,一旦受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。

        足部是距离我们心脏最远的部位,脚掌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,加之脚部表面脂肪层薄,保温性能差,容易受寒冷的侵扰,所谓“凉从脚下起、病由脚底生”,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敏感区或反应点,脚部受凉,可能反射性地引起相应毛细血管收缩,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,包括足底在内的部分要注意保暖。

        正确的秋冻虽能明显地提高人体抵抗力,增强体能,但秋季养生,光冻着肯定不行。还应配合一些穴位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扫一扫 了解更多
24小时服务热线:400-001-9106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英协路51号  24小时服务热线:400-001-9106

版权所有:河南大承有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技术支持:康美科技     登录